首页 >> 行业动态 >>咖啡动态 >> 哈尔滨很多人咖啡众筹创业开启创业新空间
详细内容

哈尔滨很多人咖啡众筹创业开启创业新空间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今年两会引爆的高频词。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既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是助推中国经济发展的“双引擎”之一。目前,我省正“考虑推出全省大众创业创新计划”,要“推进改革力度,让市场要素活力迸发出来,为大众创业创新营造良好环境”……创业的春天已然来到,新一轮创新创业的热潮正在龙江大地涌动。

  然而,很多梦想由于缺少启动资金而被迫“流产”。“众筹”,这种具有低门槛、依靠大众力量、注重创意等独特优势的筹资方式,由于使草根创业者有了低成本实现梦想的可能而在龙江大地悄然兴起。


  (位于南岗区铁路街214号的哈尔滨很多人咖啡)

  一个创意引爆了心底埋藏的梦想,50多名素不相识的年轻人,通过网络凑钱开咖啡馆,给梦想一次落地的机会

  据说,每个文艺青年都有一个开咖啡馆的梦想。厌倦了白领“朝九晚五”的乏味工作,李航与一群有着创业梦想的年轻人开办了哈尔滨首家众筹咖啡馆。

  日前,记者来到李航的“大本营”、位于哈尔滨市铁路街的“很多人咖啡馆”。一进门,布满创意涂鸦的黑板、满满当当的书架、木质感的水吧和桌椅,漂亮的装饰画和有趣的小摆件跳入眼帘……整个咖啡馆环境优雅、格调十足,透着一股“文艺小清新”的味道。

  在涂鸦板上,记者看到“民谣读书会”字样,李航介绍,他们会定期组织各种主题的读书会、创业辅导、心理讲座及其它各种“文艺活动”。咖啡厅后身是一个一百平方米左右的大厅,除了两边间隔出来的工作间外,中间地带就是日常组织活动的场所,李航说:“我们的活动都是通过豆瓣网、微信发布,很多哈尔滨的学生、年轻人都知道,他们根据自己的爱好、时间来参加活动,最受欢迎的是店长小锋的免费吉他课,常常有一百多人参加。”

  “其实我不喜欢喝咖啡,也不懂咖啡,如果没有众筹,我做梦也想不到自己会开一家咖啡馆。”沁润在咖啡的香氛中,李航与记者聊起了众筹咖啡馆的缘起。

  2011年北京豆瓣“蚊二妞”的题为“我们用2000元来开咖啡馆吧”的帖子,引来众多网友的关注响应,当年9月,第一家“很多人咖啡馆”在北京一个“半地下室”试营业,随后这种“许多人凑钱开咖啡厅”的创业模式得到众多文艺青年的青睐和追捧。

  “我经常在豆瓣网上逛,那天我看到这个同城活动时,觉得这个创意挺好,可以多认识几个朋友,大家有个一起聊天交流的地方。”哈尔滨的很多人咖啡馆在2012年开始筹备,作为当时的元老之一,李航告诉记者他的加入是一个“美丽的意外”。当时他在哈市某金融公司从事营销策划工作,虽然是“朝九晚五”的白领,但是他觉得那种循规蹈矩的工作给他更多的感觉是枯燥和乏味,“每天接触的人有限,就是上班下班回家,两点一线,觉得自己都要跟社会脱节了”,作为一名八○后,为了丰富生活,他常常通过网络来参加一些同城活动,扩大交友圈。

  通过网络,李航加入了当时筹建咖啡馆的QQ群,“最多的时候群里有300多人,大家都是年轻人,比较好沟通,线上交流后又线下开了几次会,经过两个月商量讨论,制定了大概的框框,有50余人出钱,每个人3000元到6000元不等,筹集了26万多元,大家就开始选址、装修了。”这50多个投资人,有像李航一样的白领,也有还在学校的学生,他们为了“开一个咖啡馆,成为哈尔滨文艺青年聚集地”的梦想走到了一起,2013年6月末,哈尔滨首家众筹咖啡馆——很多人咖啡馆正式营业。

  与这群年轻人不同,我省一家科技企业的负责人秦玉江,与朋友众筹开办养老院,则是想为社会做点事儿,实现自己的价值。三年前,秦玉江在一次企业家聚会的活动中,与经营化妆品生意的宋柳丽一拍即合:开办一个养老院,优先收住三无、失能、失独、孤困老人,让他们有个舒适的养老环境、安度晚年。

  随后,在每次谈生意时,秦玉江都不忘为他梦想中的养老院筹资,在他的鼓动下,搞休闲服装的、卖海参的、开饭店的、经营医疗器械的……都纷纷出资。去年,他们筹集了300余万元,40多名股东,每人出资2万到50万元不等,在哈市松北区办起了紫丁香养老院。他们约定,这些钱全部为爱心投资,虽然大家都是“股东”,但没有分红和返利。日前,这家“爱心”养老院正式营业,绿色的四层小楼安静祥和,可收住120余位老人,每个房间都有宾馆的标准间那么大,阳光照在粉色、蓝色的被褥上显得格外温馨。阅读室、棋牌室,供老年人娱乐休闲,首批已有20余位老人入住。

  不到半年就已付不起房租,国内部分众筹项目相继失败,经历了涅槃,“很多人”转变经营管理模式“绝处逢生”

  梦想是美好的,可现实却是残酷的。众筹使梦想有了落地的可能,而要让梦想顺利前行,远比筹钱难得多。

  “刚开的时候,很多朋友都来捧场,生意还行,可是慢慢就没什么人气了,到年底的时候,因为拿不出房租,咖啡馆面临关门。”李航分析说,50个人绝大部分都有自己的工作和事业,没有人把过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咖啡馆,没有有力的组织管理者,咖啡馆商品又单一,吸引不了客人,渐渐地门可罗雀。他说,“很多人都是一时心血来潮,被梦想冲得头脑发热,加入之后激情退却,慢慢没了兴趣,而且投入的钱也不多,所以就更不放在心上。”等到2013年底开会召集大家讨论咖啡馆生死存亡的时候,“也只有十几个人过来,好多人都联系不上了。”

  与此同时,全国陆续开业的很多人咖啡厅,多数由于经营不善陆续“倒掉”。

  “人多嘴杂,都有意见又都决定不了。”作为当时另一个“亲历人”郭春光认为,由于一开始没有制订严密的管理规范就已经给咖啡馆的失败埋下了伏笔。“在选址装修的时候,我就发现人多意见多,互相理念不和,难以完全协调,具体落实执行不力,而且常常讲话的人多,真正跑腿干活的少。”他认为由于不规范的经营方式,咖啡厅注定走不长远,而且投资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中间很多环节都不够透明公开,包括资金的明细,钱到底怎么花的很多人都不知道,最后直接就抛出‘没钱了,怎么办’的问题。”

  “不能让很多人咖啡馆就这么关门了”,在2013年末的表决大会上,郭春光和李航决定站出来接手“烂摊子”,他们俩和另外一个合伙人组成经营团队继续以众筹的方式办咖啡馆,郭春光认为“众筹的路子是对的,只是后来没有好好走下去,咖啡厅经营不下去,恰恰是没有发挥众筹平台的人脉和资源优势。”

  “这次,一定要走规范化经营的道路。”郭春光和李航以经营团队名义在2014年成立了哈尔滨很多人咖啡有限责任公司,按“具有独立的经济能力,认同我们经营模式、经营理念和不以经济回报为主要目的”为条件筛选了27个“股东”,签订了协议,明确相互的权利义务,人均投入5000元左右,装修、整顿,2014年5月,很多人咖啡馆重新开业。李航做了个大胆的决定,辞职,专门负责咖啡馆的内部管理运营。

  “不以经济回报为主要目的,并不是没有回报。”郭春光解释说,“我们重新定位咖啡馆有两个方向,一个是文艺,一个就是创新创业,大家可以通过参加这里的活动获得更多的资源和人脉,扩展自己的圈子,寻找创业的机遇或者合作人。”

  “希望能够搭建起一个环境良好、低成本的创业、工作平台和信息交互平台”,李航介绍,创业者只需点一杯咖啡就可以在这里享用免费开放式的办公环境,还可以接触成功企业家、投资人、媒体、其他创业者,获得工商注册、税务登记、银行、律师、会计师免费咨询服务。很多人咖啡馆通过定期举办以创业和投资为主题的沙龙、创业讲堂、投资项目对接会等活动为创业者提供支持。


(大学生在很多人咖啡馆创业)


  当天,记者就遇到两名在此“办公”的大学生——袁权和方舒航,在20平方米左右的工作间里,两个年轻人正对着电脑忙碌着,“我们主要是面对中小企业,帮他们做一些摄影、策划、宣传工作。”方舒航是哈尔滨师范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大二学生,他告诉记者,他们“循环映像摄影工作室”的四名主创成员都是在校学生,“工作室能够建立,‘很多人’功不可没。”除了工作场地外,袁权认为整个工作室都是喝咖啡喝来的,他说:“我认为大学毕业再找工作就等于失败,我一直想着要自己创业,但没有合适的机会,我喜欢‘很多人’营造的创新创业氛围,没事就愿意来坐坐,我们工作室的四名主创成员就是在这里相识的。”他们兴趣相投,一拍即合,在咖啡馆免费提供的场地挂牌成立了摄影工作室,实践着创业梦想。



  除了“循环映像摄影工作室”,很多人咖啡还举办了以民谣为主题的树214民谣现场,成立了以大学生为主的艺馨模特礼仪工作室、绯色艺术设计工作室、往来1987房地产行业沙龙等多种形式的青年创业和交流平台。哈尔滨市团委授予很多人咖啡“扶持青年创业就业见习基地”、市级五四红旗团支部等称号。

  哈尔滨很多人咖啡由于转变经营管理模式而“绝处逢生”,吸引了很多想以众筹形式创业的年轻人登门取经,“今天上午还有从辽宁盘锦赶过来的,跟我们谈了两个多小时。”李航说,经过一番起落,他们更坚定了众筹模式和文艺加创业的定位,“现在经营状况呈上升的趋势发展,相信长期坚持下去,一定会有回报的。”

  众筹将每个人都变成潜在的投资者,而众筹潜在的资金欺诈风险也不容忽视,专家建议:创业团队与投资者之间要审慎选择

  众筹为什么能在国内迅速升温?众筹创业到底蕴含什么样的风险,它是否能开启全民低成本创业时代?就此问题记者采访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叶强教授。“众筹是从国外产生的,近几年开始在国内兴起,简单理解就是‘凑份子’做一个事业。”叶强分析,“众筹的优势是很容易通过互联网,低成本、高效率地聚集更大范围内甚至全球各种各样的投资人,把投资者很方便地与创业者结合起来,其实众筹的过程就是投资者找项目,创业团队找投资人的过程。”“国内金融体系不发达,创业者高涨的金融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是众筹迅速兴起的主要因素之一。”叶强解释说,“如果我想创业,有了好的项目,隔壁就有人给我投钱,那我还上网费什么劲?就是因为现实中找不到融资渠道,才有这么多人开始寻求网上众筹,正所谓‘哪里有压抑,哪里就有机会’,众筹的热潮也正是民间大量被压抑的投资需求通过互联网释放出来的表现。”

  有些人认为,众筹的信用体系很难建立,激情过后,这种创业模式或许会昙花一现。叶强并不这么看,他认为,虽然在网上,但并不代表众筹创业的信用不可控。叶强从2003年就开始从事互联网金融研究,“那时,互联网刚刚发起,大家普遍的观点,都觉得中国电子商业没啥机会,一个原因就是中国没有建立起诚信体系,面对面买东西都可能被骗,何况在网上?现在十几年过去了,中国电子商业发展得非常好,为什么呢,诚信体系比那时候好了吗?也没好太多,但是淘宝等电子商务企业利用互联网的开放性建立起的开放式信用评价机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信用问题。在开放式信用评价环境中,大家都可以公开表达,你要是骗人的,有人评价了,别人知道是骗子了,就不会上当,众筹也是一样,在互联网开放的环境下,如果谁骗人了,下次再发起就没有人参加了,这种信用评价体系就保障了他的安全性,相信国内的众筹创业平台也会建立起规范,通过行业的自我修复发展起来。”

  链接:

  国外法律清障30万企业众筹融资

  2012年美国推出乔布斯法案后,扫清了股权众筹法律障碍,两年多就有30多万家企业在众筹平台挂牌,接近6000个项目成功融资,成为小微企业发展和国家创新的助推器。

  国内将开展股权众筹融资试点

  2014年中国互联网金融出现蓬勃发展之势,这种“通过群众集资的方式获得资金援助用以实现创意及梦想”的新兴方式为国内大众所效仿。

  日前,“开展股权众筹融资试点”补写进政府工作报告,被列为今年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提出的任务之一就是完善创业投融资机制,开展互联网股权众筹融资试点,规范和发展服务小微企业的区域性股权市场,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名词解释:众筹,翻译自国外cr owdf  unding一词,即大众筹资或群众筹资,最初是艰难奋斗的艺术家们为创作筹措资金的一个手段,现已演变成初创企业和个人向公众展示他们的创意、想法,为自己的项目争取资金的一个渠道。众筹网站使任何有创意的人都能够向几乎完全陌生的人筹集资金,消除了从传统投资者和机构融资的许多障碍。在美国,众筹因为能推动创意点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也被形象的称为“贩卖梦想的生意模式”



免责声明:杭州酷德教育官网转载上述内容,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完整性、合法性、可操作性或可用性承担任何责任,仅供读者参阅!

技术支持: 酷德网络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