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动态 >>咖啡动态 >> 首吃螃蟹的咖啡基地为何被钳住了手脚
详细内容

首吃螃蟹的咖啡基地为何被钳住了手脚


2011年,攀枝花市在全省率先起步,提出打造咖啡基地宏伟蓝图。然而3年过去,这里种出的咖啡豆在质和量上均同蓝图构想存在差距。火热推动的背后却遭遇民间冷对待

为填补四川本土咖啡品牌的空白,发展热带地区特色农业产业,2011年具备地理优势的攀枝花市在全省率先起步,提出打造咖啡基地宏伟蓝图。3年来,当地咖啡种植规模始终未能突破2万亩,在市场上叫得响的品牌更是少有,种植成本高,收益少,缺品牌……记者近日跟随“美丽中国·四川林业在行动”采访团来到攀枝花,见证了当地咖啡产业发展的现状—政府火热推动的背后却遭遇着民间冷对待。

症结:

冻害常袭 成本过高

攀枝花是四川少有适合种植咖啡的地区,2003年起便有公司或农户零星种植。

2011年,当地在全省率先确立了咖啡产业规划,提出了打造四川本土咖啡第一品牌的梦想。然而从零星试点,到蓝图构建,再到回归现实,攀枝花的咖啡产业之路走得并不顺畅。

“攀枝花每过三五年便有一次低温冻害天气,这是咖啡种植的死敌。”攀枝花咖啡为何难以做大,长江造林局攀枝花分局生产科科长杨明一语中的。

2003年前后,长江造林局攀枝花分局就开始试种咖啡,本想做个示范,却遭遇了三五年出现一次的周期性低温冻害,产值不高,瓶颈难破。“去年底种的1200多株咖啡苗,活了不到100株,白忙活了一年。”杨明说。另外,相较于芒果等特色水果,咖啡的种植效益并没有达到预期。

“从2011年到现在,攀枝花市咖啡种植基地始终未能突破2万亩,除冻害外,小而散的种植模式,抬高了人工成本,综合因素叠加,拉高了咖啡的种植成本。”攀枝花市林业局总工程师张林分析,再加上咖啡业主们“各自为政”,咖啡初加工后就流入市场,附加值低,最终造成了咖啡种植亏本,老百姓种植的积极性越发低落。

破题:

“半坡”模式 可否复制?

在淘宝网搜索产自攀枝花的咖啡,名叫“半坡”的咖啡品牌会跃然眼前,其平均售价最低也接近400元/公斤,售价远远高于同类的云南、海南产咖啡。

9月16日,记者来到半坡咖啡产地—攀枝花干热河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建设的咖啡种植基地,这也是我省规模最大的咖啡种植庄园,面积达1200亩,是当地咖啡产业的一面旗帜。

基地生产技术部经理杨政团告诉记者,半坡咖啡基地于2008年开建,一部分基地套种蜡树、印度檀香等速生经济作物,另一部分基地套种芒果。“套种经济作物既可保障咖啡生长,又可增加产值,还能保持水土。”攀枝花市林业局总工工程师张林指着满山咖啡林告诉记者,这里以前是荒坡,现在却成了绿林。在张林看来,半坡成名的另一重要因素就在于销售和推广,“攀枝花咖啡的品质高,与云南、海南咖啡相当,但这里种植成本高,所以必须提高咖啡的附加值。”

杨政团告诉记者,如果仅种咖啡,一亩地产值2000—4000元,如果套种其他经济作物,一亩地的产值可达2万元。半坡通过套种经济作物,精深加工咖啡,打造品牌,丰富销售渠道等形式,破解了咖啡种植的瓶颈。

“我们的质量和品牌决定了定价区间。”杨政团告诉记者,公司打造了自有品牌,并通过营销,扩大了品牌知名度,在成都、广州等地建立了5家咖啡馆,采取公司直销、网销等形式销售,建立了稳固的销售渠道。

“半坡咖啡模式兼具生态,经济多效为一体,其套种模式,扩大了森林覆盖面,这是干热河谷生态养护的一个意义重大的探索。”张林认为,放眼攀枝花全域,咖啡种植产业做大做强最需要的还是龙头企业的带动。



免责声明:杭州酷德教育官网转载上述内容,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完整性、合法性、可操作性或可用性承担任何责任,仅供读者参阅!

技术支持: 酷德网络 | 管理登录
seo seo